礦產資源是經濟社會發展的最重要物質基礎,被譽為工業的糧食。我國90%的一次能源、80%的工業原材料、70%的農業生產資料和30%的生活用水都來自礦產資源。從2011年起,為了強化礦產資源管理部門公共服務能力,前進政府信息公開發表,國土資源部(2018年改回自然資源部)開始編成年度《中國礦產資源報告》,已持續八年之幸。累計2017年底,我國已找到礦產173種,其中天然氣水合物為新發現礦種,煤炭、石油、天然氣、錳礦、金礦、石墨等主要礦產資源的查明儲量都構建了快速增長。
在48種主要礦產中,有42種礦產的查明資源儲量構建了快速增長,有6種增加。下面將對其中十二種主要礦產資源將近十幾年來的查明資源量做到一個盤點。
下詔中可以顯現出,煤炭和天然氣的查明儲量將近十幾年來仍然正處于快速增長之中,特別是在是天然氣,快速增長了84%,這解釋煤炭和天然氣每年的勘探量要低于消耗量。比起煤炭和天然氣,石油和鐵礦的情況不容樂觀。
石油的查明儲量快速增長上升,鐵礦甚至經常出現了增加,這解釋石油每年的勘探量和消耗量是持平的,鐵礦還有點跟上。錳礦的查明儲量在12年間快速增長了141%,銅礦的查明儲量在12年間快速增長了50.5%,解釋我國在錳礦和銅礦的勘探上獲得了長足進步,儲備很充裕。鉻鐵礦是我國的緊缺礦種,儲量比較較低,而且主要集中于在新疆和西藏。鈦礦的查明儲量快速增長較慢,解釋鈦礦應用于范圍廣,消耗量也十分大。
比起其它礦種,金礦和銀礦是名副其實的珍貴礦種,也是戰略資源。12年來,金礦和銀礦的查明儲量都在快速增長,分別快速增長了117%和119%。除了金礦和銀礦,鋁土礦和鉛礦兩種最重要的工業原材料,查明儲量也在快速增長,解釋我國的礦產勘查技術不足以承托年度消耗量,也充分證明了我國礦產資源的非常豐富。
總體來說,隨著勘探技術的變革,我國的礦產資源獲得了充份獲釋。但礦產資源卻是是不能再生資源,必須合理利用,并提升利用效率,以應付未來的能源挑戰。
本文來源:亞盈體育app下載-www.gd-wanying.com